第61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61章
李二陛下一大早抄起家伙追着李元婴揍的消息不胫而走。
这对兄弟一个四十多,一个才十岁,爹又在好几年前没了,怎么看都是亦兄亦父的组合,哥哥要揍弟弟是天经地义的事。偏李元婴是不肯乖乖挨揍的,见势不对撒腿就跑,气得李二陛下非要揍到他不可!
李元婴这厮还是很有良心的,后来看李二陛下跑不动了,还倒回去把李二陛下拉进屋有模有样地给他揉捏腿脚,口里语重心长地劝说:“您看看您,身体不顶好,还学人跑起来了!”
李二陛下国事缠身,也不能年年都外出避暑,今年他就没去九成宫,只叫人去把洛阳宫修一修,看看明年好不好去巡幸洛阳宫。
瞧见李元婴坐在自己身边装乖卖巧,李二陛下揍人的心思也歇了。自己惯出来的弟弟能怎么办,且受着吧!他抬手往李元婴脑壳敲了一记,骂道:“下回再干这种事,我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李元婴嘟囔:“还不是你先诬赖我的。”
李二陛下懒得理他。
虽说这个收场有损李二陛下的颜面,导致大家都用“听说你被甩了”的眼神看着他,但武媚之事也算是有了个良好的收场。别人提起来不会觉得李二陛下此举荒唐,反倒觉得这帝王听着有血有肉了许多,还挺重信诺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便是帝王自己也不能后悔!
李元婴让董小乙回宫一趟,交待董小乙把学堂与图书馆都交予武媚管理,他先专心完成玉米花生的交接。
得知武媚是玉米花生换来的,董小乙一阵肉疼。不过等武媚迅速拟定出学堂发展规划并推行开去之后,董小乙就知道自己不需要心疼玉米花生了。有这么个人才在,学堂这头批生员都会被调教成他们底下最得用的人手,将来到了封地上能直接把书院铺展开!
除了调教人才之外,武媚还挑了批年长些的学生以及常驻图书馆的志愿者轮流渗入图书馆的管理之中,创立了一个名叫“馆报”的东西。
这馆报仿照官府邸报形式,向往来的读书人收集各方时文趣事,每日放在馆中供人阅览,写得普通的文章、没价值的消息只把原稿摆在原处随别人挑着看,写得好的文章、有价值的消息都选入第二日的馆报之中,由人挑选出来张贴到图书馆外的布告栏中供所有人阅览。
武媚是觉得图书馆光出不进有些浪费,想尽量把这些读书人的能量给利用起来。办都办了,不能闷不吭声地投入,最好能让所有人都以文章选入馆报为荣,争相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自己创作的文章送到图书馆这边来,彻底把图书馆打造成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如此一来,只要图书馆开一天,天下读书人就会记得滕王为他们做过的事!
武媚当然没把这种想法和李元婴明说,她知道李元婴对被天下读书人感激这种事没什么兴趣,所以说动李元婴时用的是“这样一来你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奇闻异事”。
李元婴一听,高兴得不得了,觉得玉米花生换回个这么厉害的人实在太值啦!
八月初,李元婴便拿到了第一份馆报。
李元婴屁颠屁颠地把武媚誊写的馆报拿去和李二陛下炫耀,说道:“看吧,媚娘多厉害,我就说你亏大了!”
这东西真是太合李元婴心意了,上面全是他在宫里没听过的新奇事,还有一些读书人写的好文章!
李元婴凑到李二陛下近前坐下,给李二陛下看抄在最前面的文章,这是他让他大侄子他们一人凑的一句“创刊寄语”,最前头的是李承乾对馆报的话,紧接着就是他了。有太子背书,读书人的投稿热情可高了!李元婴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后悔了吧?媚娘多聪明啊!”
李二陛下睨了他一眼,说道:“你身边那么多会编故事的人,还不够你听?”
李元婴道:“这哪能一样,每个人知道的故事都是不同的,我在宫中只能听到宫中人的故事,图书馆可是在宫外的,所有人都能进出,我能听到全天下的故事!”
李二陛下挑眉道:“口气挺大。”
李元婴跑李二陛下面前臭屁地献完宝,乐滋滋地走了。
就在这个月里头,李元婴接连迎来两个好消息:首先是工坊那边来报喜,说一年下来他们顺利掌握了三种不同的纸张造法,竹纸、苇纸、秸秆纸。他们还用了一些别的材料尝试,可惜不是造价太高就是质量不好,算下来还不如原来的麻纸和藤纸。
这三种材料的优点是,材料好找,季节不同总能找到不一样的材料。竹纸、苇纸自不必说,就是用竹子和芦苇来造,倒是秸秆纸比较特别。
今年入秋之后各地陆陆续续开始秋收,工坊周围也一样。工匠之中有个叫邓庆的,今年才十九岁,刚娶了妻,妻子娘家喊他过去帮忙,邓庆去了。
忙碌了一天正要和妻子归家,邓庆忽然注意到地里摆着一堆脱了谷粒的秸秆。按着从前的习惯,这些秸秆是要烧掉肥田的,邓庆看着它们,不知道怎地想到了李元婴拿出来说要奖励给他们的金元宝。
试试吧!
要是成功了,能得一个金元宝!
邓庆生出这个念头后,便与相熟的人一起尝试着用秸秆造纸。
结果是,造是造出来了,纸张却不太适合书写,有的太软,有的太硬,而且颜色不好,杂纹太多。邓庆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把成果递到董小乙那边,董小乙也拿不准这东西算不算纸,带着回宫去请示李元婴。
李元婴看了,对此非常满意,表示软些的可以用来当草纸,硬些的用来当包装纸,不用来写字也还不错,叫董小乙去取金元宝去分给邓庆他们。
秸秆这东西秋天到处都是,花不了多少钱,一个秋天够造许多秸秆纸了,杨六今年还在长安养大象,大不了用象粪和百姓换秸秆,象粪堆肥可比烧秸秆好用多了!
秸秆纸虽然不适合写字,但却是做草纸的好材料!眼下没有人会用纸来擦屁股,那会被天下读书人骂死,富贵些的用绢帛,穷人用竹片,李元婴觉得若是能多产些草纸应该能造福许多人的屁股。
至于要给读书人们的纸,李元婴让他们专注改进竹纸和苇纸,竹纸漫山遍野都能长,芦苇也是比比皆是,这些原料都便宜!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尽快投入生产,这样他就可以尽情地帮孙思邈印《千金方》了!
邓庆等人得了奖励,自是干劲十足地开工,力求尽快把这些纸张的造法摸索透。
李元婴安排完造纸事宜,便听人说王师即将凯旋,全城可以预备迎接了!王师自然是侯君集与薛万均带领的军队,他们兵不刃血拿下高昌,又走了几个月,才带着高昌新国主麴智盛跋涉千里回到长安。
李元婴一听,激动不已,不仅侯君集他们要回来,戴亭也要回来了啊!他的葡萄、美酒都要回来了!
李元婴跑去和李二陛下打听好侯君集等人抵京的日子,算着时间骑着小马出城去接自己远行的小伙伴。
李元婴出城后先看到的是长长的军队,侯君集、薛万均在前面领头。
迎面看见李元婴,侯君集和薛万均都望向他。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李元婴总觉得他们看他的目光怪怪的,好像在说“怎么会有你这么无耻的人”。
李元婴有点纳闷,但还是得儿得儿地骑着马过去和侯君集等人打招呼,问了句戴亭他们可随军回来了。
听到戴亭二字,侯君集他们的脸色就更臭了。
薛万均没好气地说:“在后头,你看看就知道了。”
李元婴兴冲冲地骑着马越过长长长长的队伍,终于看见了缀在军队后面的戴亭一行人。
出发的时候,戴亭不过带了百来人,可这会儿李元婴定睛一看,随行归来的人竟有近千人,每个人还都带着大包小包,甚至还有大车小车跟随!李元婴还看到了浩浩荡荡几百头驮着重物的骆驼。
李元婴睁圆了眼。
带回了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啊!
戴亭原也骑着马,远远见李元婴过来了,立即示意队伍停下,自己下马恭迎李元婴。比之出发之前,戴亭又老成了许多,脸上的面具上多了几道清晰的划痕,显示着他们此行也并非一帆风顺。
李元婴兴致勃勃地问戴亭:“你怎么会带回这么多人?”
戴亭简略地给李元婴解释了一番,简单来说,情况和李元婴预料的差不多,侯君集是个喜奢豪的,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高昌之后他兴奋不已,认为自己立下了大功,入城后便大肆掳掠美人和财物。
戴亭是很挑的,他伺机与一些高昌豪强富户亮明身份,这些人不想被侯君集搜刮干净便答应带着家财与工匠伎人之类的投奔他们,由于戴亭眼光精准,一下子宝贝有了,葡萄有了,美酒有了,李元婴要的书籍与人才也有了。
他们这百来人拿下的东西,比如侯君集手下士卒的无差别抢掠收获要丰厚多了!
简单来说就是,全靠同行衬托。
有侯君集带头抢掠了一番,不想被祸害的高昌人都投奔了他们!戴亭带去的准王府侍卫们也都寻机博得美人芳心,成功抱得美人归!
李元婴听完便明白侯君集他们为什么会用那样的眼神看他了。
不过他全然不在意这些。
他看向戴亭带回的那群国破家亡、离乡背井的高昌人。
他皇兄认为四海一家,不管是哪里的人,只要愿意到大唐来、愿意为大唐效力那都算是大唐人!
李元婴和戴亭嘀咕了两句,跟戴亭现学了句高昌话,迈步上前友善地望向那群面带惶然、略显无助的高昌来客,学着他皇兄平日里端出的姿态对他们说道:“欢迎你们到大唐来,大唐将会是你们未来的家园!”
第61章
李二陛下一大早抄起家伙追着李元婴揍的消息不胫而走。
这对兄弟一个四十多,一个才十岁,爹又在好几年前没了,怎么看都是亦兄亦父的组合,哥哥要揍弟弟是天经地义的事。偏李元婴是不肯乖乖挨揍的,见势不对撒腿就跑,气得李二陛下非要揍到他不可!
李元婴这厮还是很有良心的,后来看李二陛下跑不动了,还倒回去把李二陛下拉进屋有模有样地给他揉捏腿脚,口里语重心长地劝说:“您看看您,身体不顶好,还学人跑起来了!”
李二陛下国事缠身,也不能年年都外出避暑,今年他就没去九成宫,只叫人去把洛阳宫修一修,看看明年好不好去巡幸洛阳宫。
瞧见李元婴坐在自己身边装乖卖巧,李二陛下揍人的心思也歇了。自己惯出来的弟弟能怎么办,且受着吧!他抬手往李元婴脑壳敲了一记,骂道:“下回再干这种事,我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李元婴嘟囔:“还不是你先诬赖我的。”
李二陛下懒得理他。
虽说这个收场有损李二陛下的颜面,导致大家都用“听说你被甩了”的眼神看着他,但武媚之事也算是有了个良好的收场。别人提起来不会觉得李二陛下此举荒唐,反倒觉得这帝王听着有血有肉了许多,还挺重信诺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便是帝王自己也不能后悔!
李元婴让董小乙回宫一趟,交待董小乙把学堂与图书馆都交予武媚管理,他先专心完成玉米花生的交接。
得知武媚是玉米花生换来的,董小乙一阵肉疼。不过等武媚迅速拟定出学堂发展规划并推行开去之后,董小乙就知道自己不需要心疼玉米花生了。有这么个人才在,学堂这头批生员都会被调教成他们底下最得用的人手,将来到了封地上能直接把书院铺展开!
除了调教人才之外,武媚还挑了批年长些的学生以及常驻图书馆的志愿者轮流渗入图书馆的管理之中,创立了一个名叫“馆报”的东西。
这馆报仿照官府邸报形式,向往来的读书人收集各方时文趣事,每日放在馆中供人阅览,写得普通的文章、没价值的消息只把原稿摆在原处随别人挑着看,写得好的文章、有价值的消息都选入第二日的馆报之中,由人挑选出来张贴到图书馆外的布告栏中供所有人阅览。
武媚是觉得图书馆光出不进有些浪费,想尽量把这些读书人的能量给利用起来。办都办了,不能闷不吭声地投入,最好能让所有人都以文章选入馆报为荣,争相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自己创作的文章送到图书馆这边来,彻底把图书馆打造成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如此一来,只要图书馆开一天,天下读书人就会记得滕王为他们做过的事!
武媚当然没把这种想法和李元婴明说,她知道李元婴对被天下读书人感激这种事没什么兴趣,所以说动李元婴时用的是“这样一来你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奇闻异事”。
李元婴一听,高兴得不得了,觉得玉米花生换回个这么厉害的人实在太值啦!
八月初,李元婴便拿到了第一份馆报。
李元婴屁颠屁颠地把武媚誊写的馆报拿去和李二陛下炫耀,说道:“看吧,媚娘多厉害,我就说你亏大了!”
这东西真是太合李元婴心意了,上面全是他在宫里没听过的新奇事,还有一些读书人写的好文章!
李元婴凑到李二陛下近前坐下,给李二陛下看抄在最前面的文章,这是他让他大侄子他们一人凑的一句“创刊寄语”,最前头的是李承乾对馆报的话,紧接着就是他了。有太子背书,读书人的投稿热情可高了!李元婴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后悔了吧?媚娘多聪明啊!”
李二陛下睨了他一眼,说道:“你身边那么多会编故事的人,还不够你听?”
李元婴道:“这哪能一样,每个人知道的故事都是不同的,我在宫中只能听到宫中人的故事,图书馆可是在宫外的,所有人都能进出,我能听到全天下的故事!”
李二陛下挑眉道:“口气挺大。”
李元婴跑李二陛下面前臭屁地献完宝,乐滋滋地走了。
就在这个月里头,李元婴接连迎来两个好消息:首先是工坊那边来报喜,说一年下来他们顺利掌握了三种不同的纸张造法,竹纸、苇纸、秸秆纸。他们还用了一些别的材料尝试,可惜不是造价太高就是质量不好,算下来还不如原来的麻纸和藤纸。
这三种材料的优点是,材料好找,季节不同总能找到不一样的材料。竹纸、苇纸自不必说,就是用竹子和芦苇来造,倒是秸秆纸比较特别。
今年入秋之后各地陆陆续续开始秋收,工坊周围也一样。工匠之中有个叫邓庆的,今年才十九岁,刚娶了妻,妻子娘家喊他过去帮忙,邓庆去了。
忙碌了一天正要和妻子归家,邓庆忽然注意到地里摆着一堆脱了谷粒的秸秆。按着从前的习惯,这些秸秆是要烧掉肥田的,邓庆看着它们,不知道怎地想到了李元婴拿出来说要奖励给他们的金元宝。
试试吧!
要是成功了,能得一个金元宝!
邓庆生出这个念头后,便与相熟的人一起尝试着用秸秆造纸。
结果是,造是造出来了,纸张却不太适合书写,有的太软,有的太硬,而且颜色不好,杂纹太多。邓庆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把成果递到董小乙那边,董小乙也拿不准这东西算不算纸,带着回宫去请示李元婴。
李元婴看了,对此非常满意,表示软些的可以用来当草纸,硬些的用来当包装纸,不用来写字也还不错,叫董小乙去取金元宝去分给邓庆他们。
秸秆这东西秋天到处都是,花不了多少钱,一个秋天够造许多秸秆纸了,杨六今年还在长安养大象,大不了用象粪和百姓换秸秆,象粪堆肥可比烧秸秆好用多了!
秸秆纸虽然不适合写字,但却是做草纸的好材料!眼下没有人会用纸来擦屁股,那会被天下读书人骂死,富贵些的用绢帛,穷人用竹片,李元婴觉得若是能多产些草纸应该能造福许多人的屁股。
至于要给读书人们的纸,李元婴让他们专注改进竹纸和苇纸,竹纸漫山遍野都能长,芦苇也是比比皆是,这些原料都便宜!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尽快投入生产,这样他就可以尽情地帮孙思邈印《千金方》了!
邓庆等人得了奖励,自是干劲十足地开工,力求尽快把这些纸张的造法摸索透。
李元婴安排完造纸事宜,便听人说王师即将凯旋,全城可以预备迎接了!王师自然是侯君集与薛万均带领的军队,他们兵不刃血拿下高昌,又走了几个月,才带着高昌新国主麴智盛跋涉千里回到长安。
李元婴一听,激动不已,不仅侯君集他们要回来,戴亭也要回来了啊!他的葡萄、美酒都要回来了!
李元婴跑去和李二陛下打听好侯君集等人抵京的日子,算着时间骑着小马出城去接自己远行的小伙伴。
李元婴出城后先看到的是长长的军队,侯君集、薛万均在前面领头。
迎面看见李元婴,侯君集和薛万均都望向他。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李元婴总觉得他们看他的目光怪怪的,好像在说“怎么会有你这么无耻的人”。
李元婴有点纳闷,但还是得儿得儿地骑着马过去和侯君集等人打招呼,问了句戴亭他们可随军回来了。
听到戴亭二字,侯君集他们的脸色就更臭了。
薛万均没好气地说:“在后头,你看看就知道了。”
李元婴兴冲冲地骑着马越过长长长长的队伍,终于看见了缀在军队后面的戴亭一行人。
出发的时候,戴亭不过带了百来人,可这会儿李元婴定睛一看,随行归来的人竟有近千人,每个人还都带着大包小包,甚至还有大车小车跟随!李元婴还看到了浩浩荡荡几百头驮着重物的骆驼。
李元婴睁圆了眼。
带回了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啊!
戴亭原也骑着马,远远见李元婴过来了,立即示意队伍停下,自己下马恭迎李元婴。比之出发之前,戴亭又老成了许多,脸上的面具上多了几道清晰的划痕,显示着他们此行也并非一帆风顺。
李元婴兴致勃勃地问戴亭:“你怎么会带回这么多人?”
戴亭简略地给李元婴解释了一番,简单来说,情况和李元婴预料的差不多,侯君集是个喜奢豪的,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高昌之后他兴奋不已,认为自己立下了大功,入城后便大肆掳掠美人和财物。
戴亭是很挑的,他伺机与一些高昌豪强富户亮明身份,这些人不想被侯君集搜刮干净便答应带着家财与工匠伎人之类的投奔他们,由于戴亭眼光精准,一下子宝贝有了,葡萄有了,美酒有了,李元婴要的书籍与人才也有了。
他们这百来人拿下的东西,比如侯君集手下士卒的无差别抢掠收获要丰厚多了!
简单来说就是,全靠同行衬托。
有侯君集带头抢掠了一番,不想被祸害的高昌人都投奔了他们!戴亭带去的准王府侍卫们也都寻机博得美人芳心,成功抱得美人归!
李元婴听完便明白侯君集他们为什么会用那样的眼神看他了。
不过他全然不在意这些。
他看向戴亭带回的那群国破家亡、离乡背井的高昌人。
他皇兄认为四海一家,不管是哪里的人,只要愿意到大唐来、愿意为大唐效力那都算是大唐人!
李元婴和戴亭嘀咕了两句,跟戴亭现学了句高昌话,迈步上前友善地望向那群面带惶然、略显无助的高昌来客,学着他皇兄平日里端出的姿态对他们说道:“欢迎你们到大唐来,大唐将会是你们未来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