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09章
许言森对大伯很抱歉,可现在的他不仅仅是自己一人了,他身边还有珊珊,不能自私地将珊珊拖到许家的船上。
“大伯,其实州哥性子不坏,只是没有走上大伯希望看到的路,将来的事情还很难说,而且我跟州哥会互相扶持的。”他与许言州接触的时间比大堂哥长得多,许家先后得到平反后,与大堂哥之间的联系一直比较少,上一次医院里见到,添了许多陌生感。他看不透大哥心里的想法,更愿意跟州哥相处。
许大伯拍拍侄子的肩,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小儿子除了没上进心,爱闹腾些,本性确实不坏:“希望吧,有些事我要跟你爸再商量商量。”
许言森晚上回到四合院,与袁珊珊说了大伯家的情况和书房里的那番谈话,叹气道:“也许我们都让大伯失望了,如果大哥在的话,我想找他谈谈,看他究竟是什么想法,可惜他不可能在京城停留太长时间。”请假回来,最多几天的时间,匆匆回来,丢下一个将大家都震晕了的消息,又匆匆离开了。
如果有什么难处的话,大家可以坐下来一起商量,也不会像如今,大伯对大哥期望有多大,如今的失望就有多大。
袁珊珊摸摸许言森的发尾,这种事她也无法发表意见,两辈子,都不是在许家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无法理解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需要背负的担子,但就从普通人角度来看,也无法理解许大哥的选择,他将别人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那他自己的责任呢?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抛下不管吗?还是说觉得家里有弟弟在,就可以心无负担地转交了出去?可是,许家在他与许言州身上倾注的资源与心力是一样的吗?
“以后总有机会见面的吧,你也说了,将来的事还很难说,做你自己想做的就好,我信你。”
一句“我信你”,顿时让许言森浑身充满力量,心里的阴霾尽去。
仅仅隔了半年,新一届的学生便入学了,袁珊珊他们这一批是春季届,现在则是秋季届,一年两届,以后很难再会出现这样特殊的情况了,随着新生入住,袁珊珊她们307宿舍空着的两张床位,也安排了新生。
不过这新的一学期,袁珊珊开学时便申请了走读,床位没退,午间可以去休息一下。
将近两个月不见,按时回校的几人有说不完的话,石诗慧她们虽然惋惜袁珊珊不常住宿舍了,但好在她的四合院离学校并不远,平时大家还能多个聚头的地方。与袁珊珊相比,京城姑娘石诗慧更喜欢学校的集体生活,平时周末回家就足够了。
“珊珊姐,那个张成海真的退学离开京城了?假期里老同学聚会的时候说起他的事了,好几个人知道他被抓了,后来又听说他放出来了。”石诗慧悄悄问袁珊珊。
袁珊珊点点头,是退学,而不是除名,大概也是看在他是许老的亲外孙份上:“走了,我也是听许言州说的,短时间内估计回不来。”
石诗慧吐吐舌头,他们高中同学说起此事还唏嘘不已,要她说是恶有恶报了,她算是知道一些内情,她同学除了张成海被抓,其他便所知不详了,石诗慧也没在同学会上多说什么。
“对了,有件事跟你们说一下,”庞建军正色道,“俞红跟她爱人正式离婚了,苗苗归她抚养,以后见了她可别多说苗苗她爸的事了,我是提早到了一天,正好碰上俞红,就在那里住了一晚,无意中问起才知道这个结果。”
接着又唏嘘道:“俞红这下担子可不轻,不过上学期就冲她爱人从没来这儿看她跟孩子,这样的男人就要不起,早点离掉说不定反而是好事,就是眼下要苦几年。”
石诗慧很是气愤地对苗苗她爸抨击了一顿,却也对这孩子非常同情:“其实俞红也算是我们宿舍里的一员,要不以后我们帮帮她?”
袁珊珊提醒道:“要帮也要帮得不着痕迹,别显得太过刻意了,俞红也是个自尊心强的姑娘,否则不会咬着牙也要带着孩子来京大。”
石诗慧和庞建军都认同她的说法,吕红梅对这件事很不解:“孩子都归俞红带了,俞红又是咱们京大高材生,她爱人为什么还要离婚?以后能找到比俞红更好的对象?”
与刚入学相比,现在的吕红梅自信多了,尤其是一个假期过后,这变化更明显,可见京大学生的身份,便是在她的家乡也为她增色不少,所以才想不通,为何有人会放弃这样的人。
庞建军笑道:“其实这时候那男人怎么选择都不重要了,就冲他可以一整学期对俞红和苗苗不闻不问,换了我也会主动离婚,其实就上学期的情况,离不离婚有差别吗?”
吕红梅不说话了,这年代农村离婚的现象极少,更别说是女方主动了,不过庞建军的话也让她觉得很有道理,上学期她也碰到过好几回,俞红下了课就匆匆赶去接孩子,有时去看她,也是一边哄着孩子一边捧着书,孩子喂好了,自己的饭却顾不上吃。
石诗慧握拳说:“庞姐说得对,咱们是新时代的女性,凭什么要为男人作出牺牲委曲求全?咱们得说好了,以后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得瞪大了眼睛……”石诗慧开始掰着手指头,列数找对象的标准,庞建军偶尔提供一下意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而石诗慧越说越起劲了,大有没达到她列出条件的话,她宁愿不结婚了。
作为唯一有对象的人,袁珊珊在这样的氛围里只好闭嘴不言了,免得成为公敌。
带着对未来的畅想,307宿舍的女生开始了新一学期的生活,石诗慧积极加入了学生会,与此相应的,307宿舍的业余生活比上学期丰富多了。
袁珊珊也就参加了一两次集体出游,便婉拒了后来的活动,不过作为补偿,她提供了相机,石诗慧也就放过了她,因为大家看得出她这学期很忙碌,除了要学习中医并涉略西医外,还常常跟着常老出诊。
在这样的情况下,袁珊珊能拥有的私人时间并不多,她忙,许言森就更是忙得连轴转了,难得挤出来的休息时间也是推拒了集体活动,宁可骑着自行车带袁珊珊走遍京城的大街小巷,或是到人少的景区待上小半日。
京城的秋季太短,冬季来得太快,刚从常老那里回来的袁珊珊,还没进宿舍,就听到里面的惊呼声,似乎惊呼的内容还同许言森相关。
刚推门进去,石诗慧看到是她回来了,忙招手叫她:“珊珊姐你快来,你看看这份报纸上的文章,下面有你对象的署名。”
袁珊珊迅速反应过来,应该是言森暑假忙的那份实践调查报告,终于有了结果了?石诗慧将报纸摊在袁珊珊面前,指着下面的署名,袁珊珊上下分别扫了一眼,笑道:“是他,暑假里走了不少地方,我还以为这份报告会被压下去呢,没想到上面挺重视的。”
看了署名,许言森不是第一个,不过既然将他的名字放上去了,表明上面清楚得很,有时候这种方式未尝不是一种保护。前段时间她听言森提了一下,说报告被教授送上去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在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可见上面的重视,或者说这份报告正是目前上面需要的。
庞建军插了不少年的队,对农村的情况熟悉得很,吕红梅本就是农村人,看了这篇文章尤其感触深,袁珊珊早看过完稿了,不过现在重新在报纸上读了一遍,心里竟也升起一股骄傲的情绪。这年代,不是没人看出广大农村的问题,而是少了敢于站出来说实话的人。
当然她也知道,许家的背景也为许言森提供了护航。
袁珊珊露出笑容:“你们都看过了吧,那这份报纸我给收藏起来了。”
庞建军笑道:“应该好好珍藏,以后给你们孩子看,孩子他爸当年多厉害。”
袁珊珊由她们打趣,这份报告出炉,可也有她一份功劳,没她一路护驾保航,许言森能深入那么些地方得到第一手资料?
这文章的刊登引起了社会舆论多大的轰动不去说,许言森这三个字对于不认识他的人,也只是看一看而已,不会猜出他是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对于认识他的人来说,又是另一番心境。
许老爷子和许大伯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了报纸,或者说在报纸出炉前,他们就看过了完整的报告,正式送出去的时候,许言森就先向长辈报备了,也是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可再看到报纸上正式发表的文章时,许大伯依旧感慨无限。
曾经他的长子也很出色,却不知因何缘故,近几年变得有些庸碌了。
三个孩子中,最出色的却是在京城外面长大的侄子,之前刚看到这报告的时候,他就认识到,侄子是最适合接下许家的担子的,只是,侄子似乎另有想法,并不想按照他们的意愿走。
第109章
许言森对大伯很抱歉,可现在的他不仅仅是自己一人了,他身边还有珊珊,不能自私地将珊珊拖到许家的船上。
“大伯,其实州哥性子不坏,只是没有走上大伯希望看到的路,将来的事情还很难说,而且我跟州哥会互相扶持的。”他与许言州接触的时间比大堂哥长得多,许家先后得到平反后,与大堂哥之间的联系一直比较少,上一次医院里见到,添了许多陌生感。他看不透大哥心里的想法,更愿意跟州哥相处。
许大伯拍拍侄子的肩,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小儿子除了没上进心,爱闹腾些,本性确实不坏:“希望吧,有些事我要跟你爸再商量商量。”
许言森晚上回到四合院,与袁珊珊说了大伯家的情况和书房里的那番谈话,叹气道:“也许我们都让大伯失望了,如果大哥在的话,我想找他谈谈,看他究竟是什么想法,可惜他不可能在京城停留太长时间。”请假回来,最多几天的时间,匆匆回来,丢下一个将大家都震晕了的消息,又匆匆离开了。
如果有什么难处的话,大家可以坐下来一起商量,也不会像如今,大伯对大哥期望有多大,如今的失望就有多大。
袁珊珊摸摸许言森的发尾,这种事她也无法发表意见,两辈子,都不是在许家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无法理解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需要背负的担子,但就从普通人角度来看,也无法理解许大哥的选择,他将别人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那他自己的责任呢?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抛下不管吗?还是说觉得家里有弟弟在,就可以心无负担地转交了出去?可是,许家在他与许言州身上倾注的资源与心力是一样的吗?
“以后总有机会见面的吧,你也说了,将来的事还很难说,做你自己想做的就好,我信你。”
一句“我信你”,顿时让许言森浑身充满力量,心里的阴霾尽去。
仅仅隔了半年,新一届的学生便入学了,袁珊珊他们这一批是春季届,现在则是秋季届,一年两届,以后很难再会出现这样特殊的情况了,随着新生入住,袁珊珊她们307宿舍空着的两张床位,也安排了新生。
不过这新的一学期,袁珊珊开学时便申请了走读,床位没退,午间可以去休息一下。
将近两个月不见,按时回校的几人有说不完的话,石诗慧她们虽然惋惜袁珊珊不常住宿舍了,但好在她的四合院离学校并不远,平时大家还能多个聚头的地方。与袁珊珊相比,京城姑娘石诗慧更喜欢学校的集体生活,平时周末回家就足够了。
“珊珊姐,那个张成海真的退学离开京城了?假期里老同学聚会的时候说起他的事了,好几个人知道他被抓了,后来又听说他放出来了。”石诗慧悄悄问袁珊珊。
袁珊珊点点头,是退学,而不是除名,大概也是看在他是许老的亲外孙份上:“走了,我也是听许言州说的,短时间内估计回不来。”
石诗慧吐吐舌头,他们高中同学说起此事还唏嘘不已,要她说是恶有恶报了,她算是知道一些内情,她同学除了张成海被抓,其他便所知不详了,石诗慧也没在同学会上多说什么。
“对了,有件事跟你们说一下,”庞建军正色道,“俞红跟她爱人正式离婚了,苗苗归她抚养,以后见了她可别多说苗苗她爸的事了,我是提早到了一天,正好碰上俞红,就在那里住了一晚,无意中问起才知道这个结果。”
接着又唏嘘道:“俞红这下担子可不轻,不过上学期就冲她爱人从没来这儿看她跟孩子,这样的男人就要不起,早点离掉说不定反而是好事,就是眼下要苦几年。”
石诗慧很是气愤地对苗苗她爸抨击了一顿,却也对这孩子非常同情:“其实俞红也算是我们宿舍里的一员,要不以后我们帮帮她?”
袁珊珊提醒道:“要帮也要帮得不着痕迹,别显得太过刻意了,俞红也是个自尊心强的姑娘,否则不会咬着牙也要带着孩子来京大。”
石诗慧和庞建军都认同她的说法,吕红梅对这件事很不解:“孩子都归俞红带了,俞红又是咱们京大高材生,她爱人为什么还要离婚?以后能找到比俞红更好的对象?”
与刚入学相比,现在的吕红梅自信多了,尤其是一个假期过后,这变化更明显,可见京大学生的身份,便是在她的家乡也为她增色不少,所以才想不通,为何有人会放弃这样的人。
庞建军笑道:“其实这时候那男人怎么选择都不重要了,就冲他可以一整学期对俞红和苗苗不闻不问,换了我也会主动离婚,其实就上学期的情况,离不离婚有差别吗?”
吕红梅不说话了,这年代农村离婚的现象极少,更别说是女方主动了,不过庞建军的话也让她觉得很有道理,上学期她也碰到过好几回,俞红下了课就匆匆赶去接孩子,有时去看她,也是一边哄着孩子一边捧着书,孩子喂好了,自己的饭却顾不上吃。
石诗慧握拳说:“庞姐说得对,咱们是新时代的女性,凭什么要为男人作出牺牲委曲求全?咱们得说好了,以后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得瞪大了眼睛……”石诗慧开始掰着手指头,列数找对象的标准,庞建军偶尔提供一下意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而石诗慧越说越起劲了,大有没达到她列出条件的话,她宁愿不结婚了。
作为唯一有对象的人,袁珊珊在这样的氛围里只好闭嘴不言了,免得成为公敌。
带着对未来的畅想,307宿舍的女生开始了新一学期的生活,石诗慧积极加入了学生会,与此相应的,307宿舍的业余生活比上学期丰富多了。
袁珊珊也就参加了一两次集体出游,便婉拒了后来的活动,不过作为补偿,她提供了相机,石诗慧也就放过了她,因为大家看得出她这学期很忙碌,除了要学习中医并涉略西医外,还常常跟着常老出诊。
在这样的情况下,袁珊珊能拥有的私人时间并不多,她忙,许言森就更是忙得连轴转了,难得挤出来的休息时间也是推拒了集体活动,宁可骑着自行车带袁珊珊走遍京城的大街小巷,或是到人少的景区待上小半日。
京城的秋季太短,冬季来得太快,刚从常老那里回来的袁珊珊,还没进宿舍,就听到里面的惊呼声,似乎惊呼的内容还同许言森相关。
刚推门进去,石诗慧看到是她回来了,忙招手叫她:“珊珊姐你快来,你看看这份报纸上的文章,下面有你对象的署名。”
袁珊珊迅速反应过来,应该是言森暑假忙的那份实践调查报告,终于有了结果了?石诗慧将报纸摊在袁珊珊面前,指着下面的署名,袁珊珊上下分别扫了一眼,笑道:“是他,暑假里走了不少地方,我还以为这份报告会被压下去呢,没想到上面挺重视的。”
看了署名,许言森不是第一个,不过既然将他的名字放上去了,表明上面清楚得很,有时候这种方式未尝不是一种保护。前段时间她听言森提了一下,说报告被教授送上去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在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可见上面的重视,或者说这份报告正是目前上面需要的。
庞建军插了不少年的队,对农村的情况熟悉得很,吕红梅本就是农村人,看了这篇文章尤其感触深,袁珊珊早看过完稿了,不过现在重新在报纸上读了一遍,心里竟也升起一股骄傲的情绪。这年代,不是没人看出广大农村的问题,而是少了敢于站出来说实话的人。
当然她也知道,许家的背景也为许言森提供了护航。
袁珊珊露出笑容:“你们都看过了吧,那这份报纸我给收藏起来了。”
庞建军笑道:“应该好好珍藏,以后给你们孩子看,孩子他爸当年多厉害。”
袁珊珊由她们打趣,这份报告出炉,可也有她一份功劳,没她一路护驾保航,许言森能深入那么些地方得到第一手资料?
这文章的刊登引起了社会舆论多大的轰动不去说,许言森这三个字对于不认识他的人,也只是看一看而已,不会猜出他是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对于认识他的人来说,又是另一番心境。
许老爷子和许大伯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了报纸,或者说在报纸出炉前,他们就看过了完整的报告,正式送出去的时候,许言森就先向长辈报备了,也是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可再看到报纸上正式发表的文章时,许大伯依旧感慨无限。
曾经他的长子也很出色,却不知因何缘故,近几年变得有些庸碌了。
三个孩子中,最出色的却是在京城外面长大的侄子,之前刚看到这报告的时候,他就认识到,侄子是最适合接下许家的担子的,只是,侄子似乎另有想法,并不想按照他们的意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