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中文网 > 大明首相 > 第七十四章 太监冯保的美人计

第七十四章 太监冯保的美人计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贵妃猜透了冯保的心思,佯装生气:“你有野心,想提督东厂!”

    “娘娘明鉴!”冯保“嘿嘿”笑道,“皇上贪恋床笫之欢,娘娘当比小奴更清楚。可刻下娘娘有孕在身,倘若皇上饥不择食,皇后那里得沛甘露,万一生育,那可是嫡出;其他的嫔妃若借机笼络住了皇上的心,以后把娘娘冷落一边,那滋味……”

    “该掌嘴!”李贵妃一瞪杏眼,“别绕弯子了,你想说甚?”

    冯保挤挤眼:“老奴要是掌东厂,事体就好办了!”

    李贵妃一挑眉:“你就这么急着坐厂公的交椅?”

    国制,设东厂,为直属皇帝的秘密侦伺机构,皇上从最宠信的秉笔太监中选一人提督之。掌印太监秩尊,被比为内阁元辅,谓之内相;掌厂太监权重,被比为外廷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亚相,尊称厂公。冯保也知道,厂公位置至关重要,皇帝历来慎重择人,不会轻易听从他人安排。况且冯保资历不够,要想冒升,不能不另辟蹊径。听李贵妃说他伸手要厂公位置,冯保顺水推舟道:“嘻嘻,娘娘冰雪圣明!娘娘一小口枕头风,那令人不寒而栗的东厂,就握在娘娘的手心啦!嘿嘿嘿!”见李贵妃依然笑靥如花,他又颇是得意地说,“老奴的意思是,要把万岁爷笼络在翊坤宫,眼下可为他物色两名美姬。”

    李贵妃杏眼飞转,须臾,低声说:“待你物色到了,悄悄带到翊坤宫来。”

    冯保瞪大眼睛看着李贵妃,口中“啧啧”,钦佩她的心机。原以为会招来一顿责骂,却不料李贵妃畅快地答应了。如此一来,皇上必感念她的体贴,且寻来的女子又在她的掌控中,外界也必得出皇上与李贵妃如胶似漆的观感。冯保暗忖,这个女人果然不凡!死心塌地跟定她就对了!这样想着,就献忠心道:“娘娘,老奴先慢慢铺垫,待再诞皇子,即请外臣吁立太子。”

    李贵妃柳眉轻挑,掩唇道:“要小心行事!”

    冯保满心欢喜,疾步往外走。出了宫门,远远望见黄罗伞还在御花园里,“嘿嘿,万岁爷,你有嗜好就好!”他小声嘀咕了一句。

    此刻,皇上已走进了观花殿,这是位于大内御花园——后宫苑东侧的一座平面方形亭子,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亭内天花藻井,面南设宝座。皇上心烦意乱地胡乱走了小半个时辰,有些累了,便在宝座上坐了下来。

    “护送高先生的人,怎么还没有回来?”坐了须臾,皇上突然问了一句。

    “禀万岁爷,昨行人司有报,说护送高老先生的行人张齐已然回来了。”李芳回答。一个多月前,皇上被迫允准高拱去职还乡,赐驰驿,特命行人司遣行人护送,又赐银二百两,以资还乡用度。

    皇上本翘着二郎腿,听了李芳的禀报,“呼”一下滑动右腿,用力顿脚,呵斥道:“大胆李芳,如此大事,竟敢瞒着朕!”

    李芳忙跪地,低头偷笑:皇上竟将此看成大事,真也好笑!但转念一想,自高拱走后,皇上思念不止,有时竟至精神恍惚,也难怪他发火了。也正因如此,李芳才刻意在皇上面前回避高拱的名字,不料却受此责备,也不知作何解释。

    皇上站起身,以少有的坚定语气说:“速传旨,让护送高先生的行人即刻来见!”

    “万岁爷,这、这不妥吧?”李芳低声谏阻说,“行人才从七品微官,焉能独仰天颜?”

    国朝设行人司,有行人三百四十五人,以新科进士充任,凡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四方、征聘贤才,及赏赐、慰问、赈济等,则遣行人出使。以从七品之官单独觐见圣驾,极为罕见。尤其是,当今皇上极少召见大臣,内阁大佬常常求见不果,却独独召见一个行人,李芳担心内阁、科道会有非议。

    “这就见!”皇上态度坚决地说,边抬脚迈步出了观花殿。

    李芳不敢怠慢,急命一个随堂太监到行人司传旨,传行人张齐即刻到平台召对。

    过了半个时辰,皇上在东暖阁稍事休息,喝了杯热茶,李芳就禀报张齐已在平台候驾。皇上起身,来到平台安放的御座,命张齐平身回话。

    “此番护送高先生,何以去了这么久?”皇上上来就问。

    “禀陛下,高阁老此次还乡,把三个女儿的灵柩一并带回原籍安葬,东下潞河,走了水路,出运河入卫水,再渡黄河,是以延宕些时日。”张齐回答。

    “高先生何其不幸耶!”皇上感叹道,又说,“你想的很周到,天气炎热,高先生上了年纪,又染恙在身,走水路甚好。此番护送高先生,一路上顺利吗?高先生身体好些了吗?”

    张齐把一路情形,择要述说了一番。

    “高先生家乡如何?”皇上又问。

    “新郑虽有个新字,却是古邑,乃是轩辕黄帝故里,白居易的出生地,欧阳修的长眠处……”张齐不厌其烦地说开了。李芳直给张齐递眼色,让他不要啰啰嗦嗦,皇上听读章奏,每每不到一刻钟即不耐烦了,目下张齐已说了快两刻了,还没有止住。

    “当年高先生的祖父为山东金乡令,致仕时行囊寥寥,惟有金乡枣苗若干,携于新郑高老庄,如今一个甲子过去了,新郑成了大枣之乡,微臣所见,枣树成林,硕果累累呢!”张齐兴奋地说。皇上兴趣盎然,还不时追问细节。张齐也就放开胆子,把在新郑的所见所闻,一股脑都说了出来。最后,张齐感叹道:“新郑高家三代在县城营建了颇是宽敞的宅邸,高家在新郑口碑甚好,倘若不是牵挂皇上,高先生在老家,倒比在这京城自在多了呢!”

    皇上点头,沉思了片刻,问:“高先生有什么话没有?”

    “高阁老甚是牵挂皇上。”张齐说。

    皇上低下头,沉默了。

    张齐想了想,又说:“哦,对了,高阁老回到故里,曾赋《闻蝉》诗一首。”说着即为皇上吟诵

    何处寒蝉抱叶吟,

    日高风静响沉沉。

    无端清切惊残梦,

    暗引悲秋万里心。

    皇上叹息一声,喃喃道:“先生此乃为不能一展经国济世之志而痛惜!”

    “哦,微臣想起来了,”张齐兴奋道,“高阁老离京,众皆心有忌惮而不敢相送,惟高阁老的门生、兵部主事吴兑送之潞河,高阁老一路上对吴兑说,要多留意边务,还说,今年秋防当格外用心。”

    皇上坐直了身子,吩咐李芳:“这就传朕的口谕,著行人司派人去高先生家乡,赐白金一百两、蟒衣两袭,以慰先生之心。”

    “微臣愿往!”张齐忙说。

    皇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你不辞劳苦,又要往返三千里,足见忠心。”转头对李芳说,“传朕的口谕给吏部,科道有缺,著即甄拔张齐补之。”

    张齐叩头谢恩。待张齐刚辞别,皇上对李芳道:“即到内阁,传朕的口谕:今年秋防需格外留心,著内阁写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