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 262 连升三级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瑾微愣。
她第一次听见这样的论调。
青天老爷,巡查御史,查抄贪官的皇帝……历来戏文话本都是这么讲的。若有当官的昧着良心搜刮民财,高坐金銮殿上的皇帝除非不知道,若知道,肯定要问罪查办,若是那高官重臣无法无天皇帝却不管,那么皇帝定是昏君——历来,谁不是这么认为的?
可长平王竟说他的父皇,默认默许贪墨之事?即便对皇帝有切齿之恨,可如瑾仍然不得不说,当今是位勤政的天子,也并不糊涂。这样一位皇帝,会对臣下的贪污睁眼闭眼么……
转瞬间,她仔细想了想,的确,是有可能的。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为君御下之道吧。
“那么,既然如此,这次怎么又查了呢?”她问。
“自然是因为数目大了些,造成的后果又恶劣。”长平王凉凉一笑,“六哥办事多认真啊,又是眼里不揉沙子的刚正耿直,发现劣迹立刻一查到底,效率齐高地牵出整整一条线的蚂蚱来,这种事,父皇怎么能不震怒。”
倒也是,许你贪是一回事,贪的多少,挑什么时机贪,你也得把握好了才行,不要打我的脸。何况当今又不是昏聩之辈,到底还是有治国之心的,他发了银子给灾民,中途被人截了,能不恼火么。
“可这事……和太子有什么关系。”如瑾想起长平王刚才说的太子差点丢了储君位,“难道太子也伸手了不成?”
“本王的贤妻真聪明。”长平王夸奖一句。
如瑾皱眉,太子的手未免太长了,储君之重,以后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贪图这些钱财做什么。“他要银子有用吗?”
“养幕僚,养死士,培养心腹大臣,拉拢党徒,哪样不需要银子了?”
原来如此。
如瑾觉得自己对这些事还是太无知了。她熟悉内宅,熟悉深宫,熟悉女人间的争斗,可对外头,的确只了解皮毛而已。
继而想到长平王要争储,是不是也需要许多银子呢?“王爷,那您……”
“放心,我才不傻。银子是要紧,可也得看怎么搞法。”没等她说完长平王就给了答案。
如瑾决定不问下去了,既然他心里有数,追问详细也没用,反正她又帮不上。
她只关心一件,“太子殿下的事,皇上召您入宫干什么?”
“呵呵,这次上本的御史里,有个是我当年一个乳母的侄子。”
“王爷参与了?还是……皇上以为您参与了?”这两样,有本质的不同。
“父皇只是稍微有疑心,叫我去了,听我澄清。”
“他信吗?”如瑾知道皇帝其实是个疑心病相当重的人。
不过长平王却说,“信不信什么要紧,他叫我去,原也不只为了听我自辩。咱勤奋了好些天,累也不是白受的。”
如瑾直到几天之后才慢慢体会出他这话的意思。
这几天里头,太子伸手赈灾银的事在京里闹得沸沸扬扬,先是以淮南道几个御史牵头的奏折为引,而后朝中言官大沸,上书如同雪片一样飞到了皇帝案头,谴责的,义愤的,分析此案原委的,深入揭举涉案官员以往**事的,更有细数太子历年过失的,将其失德之事有的没的全都抖落出来,到了后来,将太子妃和庆贵妃娘家也拉进来一起褒贬指摘。
其势之盛,其力度之强,速度之快,盖过近年来任何一件事,想让人不怀疑背后有人推动也难。
太子那边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就有为太子说话的人站出来驳斥,上书鸣冤,以内阁首辅贝成泰为首。然而如果说参劾太子的上书是大江大河,那么为太子说话的,就只是一盆水而已。两边完全不对等。
这种情况很快从朝堂波及到民间,在皇上和阁臣们还没有将此事做定性定论,案情也并没有水落石出的时候,京中读书人圈子里已经在热议此事,更有上千人集结在一起,到皇宫外围堵上朝的大臣,写血书请愿,请求彻查严办,给水深火热之中的大燕灾民做一个交待。
而文人中也有太子的拥趸,大舆论下,一小撮人在茶楼会馆高谈大言,说这整件事都是一个阴谋,是有人要恶意抹黑中伤储君,不然为什么案情还没有查清,舆论就尘嚣日上,且都对太子不利呢?
矛头直指正在江北坐镇彻查此案的永安王。
这种阴谋论自然起了一点效果,但更多的,是惹来其他读书人更大的义愤填膺。文人聚集的场所因此屡屡发生冲突,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风度也在国家大义面前瓦解,一言不合头破血流的事情每日都有那么几起,弄得京兆府衙门的低等循街吏卒们焦头烂额,非常恼火。
在这样的情势下,朝上的第一要务自然从赈灾变成了查办贪污案。每天的早朝时间越来越长,下了朝,皇帝还时常召相关臣子入内奏对。
而这期间,长平王一直被叫到跟前旁听。
于是如瑾明白了,在太子和永安王两边都有可能不干净的情况下,余下来的唯一一个成年皇子捡了漏,终于进入了皇帝视线。
而长平王连日来摒弃歌舞,一概往日本色,用心苦读的行为,不管是不是做戏成分过多,总算是一种交待,让世人知道,这个年久不争气的皇子总算悬崖勒马了,还有得救。既然有的救,那么让他旁听一下议事,也是该当的。
有个言官不知道是天生不开眼,还是受了什么人的指使,上折子说长平王虽然痛改前非,但毕竟没有积累,该先去跟着鸿儒进学,以后再视情况慢慢入阁旁听。折子递到皇帝手里,皇帝红笔圈出了其中一个少写了一点的字,批道:依你所言,你先去学写字,学成之后再来上折。
于是通政司再不接这人的折子了,要直到皇帝认为此人学成了才接。但皇帝那么忙,朝臣那么多,他怎会有空去关注一个言官的字是不是学好了,也就是说,此人这辈子,恐怕再也没有上书的机会了。对言官来说,这就是完全扼杀了他的前途——而其实,他那个少写了一点的字,不过是草书写惯了,写奏折时无意间微露了一点草体而已,并非错字。
此事一出,朝臣们全然明白了皇帝的态度。于是有天议事时,首辅贝成泰还破天荒的问了问旁听的长平王的意思。
“这份折子所言,七王爷觉得如何?”
他指的是有人参劾永安王镇压灾民暴—动做得不妥,失了从先帝起就开始提倡的仁爱。这自然是给太子开脱的那一派。
长平王说:“本王不宜置喙,不过因势利导是对的,雷霆手段也并非一无是处,六哥这么做想必有他的道理,等他回来阁老当面问清不迟。”
皇帝看看他。
贝成泰又问:“那么这份折子呢?”
是指摘太子的,上头竟然写了“尸位素餐”这种言辞,就差没鼓动废掉储君了。
长平王说:“太子殿下多年来勤勤恳恳,大家都看在眼里,这言辞过激了。这次的事还未水落石出,给殿下定罪未免为时过早,如果事后证明是那些贪官污蔑他,岂不冤枉。”
贝成泰追问:“七王爷也觉得殿下是被冤枉的?”
“本王觉得三哥不是这种人。当然,一切都要看查办的最后结果。”
皇帝打断了二人对话,拿起另一份折子,说起别事。
之后,有次闲谈时长平王偶然说起廷上这段事,如瑾问他为什么要给太子说话,他道:“其实在言官文人们闹起来之前,就是我被传进勤政殿一天的那次,事情早就已经查清了,父皇案头摆着的是吏部刑部大理寺联手查出来的结果。”
如瑾顿悟。
他那次回来说的是——太子险些丢了储君位。
险些,也就是没丢了。
皇帝明知道太子有罪却也没有动他,态度早就表露的清清楚楚。
但是,这些天对太子不利的言论尘嚣日上,皇帝不会改变主意么?如瑾狐疑地看向长平王,看到他气定神闲的样子。
脑子里飞快将整件事想了一遍,突然,她意识到一个问题。
太子这回太被动太弱势了,而相对的,永安王那一方却强硬得令人咂舌,似乎胜败已成定局。可这定局……从来都不是几句人言非议就能定下的啊!
“王爷,六王那边未免操之过急了罢?”她感觉到不对劲,可当她对上长平王那双含着笑的眼睛,这隐约的感觉就转瞬成了确定——这事,本来就不对劲。
零星见过几回永安王,寥寥几面,可她也能肯定,那个气度沉稳的皇子不会做出这么夸张的事。就是要扳倒太子,也该是润物无声的徐徐图之,怎么会抓住一点痛打落水狗呢。
“王爷,是您?”她忍不住问。
一切都是这个家伙在后头推波助澜么?看他平日见下属的风格,倒是很能做出这种背地操控之事。
长平王抬手摸了摸她的脑袋:“真聪明。”
他不知什么时候突然有了这个毛病,时不时在她头上摸一摸,像摸小孩子似的。如瑾偏过头躲开,去镜边照照发髻有没有被弄乱,暗道这人可真是坏心肠,面上装好人,背地里却给太子和永安王两个人下套。
借着永安王的手攻击太子,既打疼了太子,又让皇帝对永安王起了疑心——言流偏向永安王越多,皇帝的猜忌心可就越重呢。
“您可小心着点,夜路走多了遇鬼,永安王和太子不是笨的。一旦被他们察觉……何况您还进内阁旁听去了。”她腹诽着,却还得提醒他。在太子被申斥而失去了入阁参政权力的同时,一直默默无闻的他突然进去,岂非成了众矢之的。
“你这么关心我?”长平王笑眯眯看她,“放心,我心里有数。”
他的有数不知都包括什么,如瑾只知道蓝府外头的护卫又多了一倍,而她身边跟着进出的内侍关亥也开始每日带人在院外值守了。
她明白,一旦长平王渐渐走近众人视线,这些都是必须做到的,最基本的保护。
……
万寿节转眼就到。
因为民间有灾,朝中有案,这次的万寿节皇帝没有大办,只和几个嫔妃及儿女们吃了一顿便饭。
去宫中赴宴之前,如瑾特意跟长平王讨了示下,派人去张六娘那边走了一趟,结果发现张六娘已经把要给皇帝的寿字绣好了。于是如瑾就把暗中让寒芳她们动手完成的寿字放到了箱底,原就是备用,张六娘绣了,她就不去凑热闹。
待坐车进宫的时候,先在二门那边几人见了面。长平王对张六娘视而不见的态度,只有如瑾笑着寒暄了两句。张六娘除了瘦了一些,眼下乌青多了一些,其余倒还如常,并没有被禁足的窘迫、愤恨或者歇斯底里,而且还带了一点淡淡的笑。
“我这些天闲着无事,夜里也睡不安稳,索性就不分昼夜地做绣工了,倒是没误了时候。”
“王妃辛苦。”如瑾客气一句。
“不辛苦。这些日子家里的事都是妹妹在打理吧?这才是辛苦。”张六娘上了车,落了帘子。
这话不好接,如瑾也就没接。一切都是长平王做的,张六娘自己本身也并非无辜,如瑾跟她如常说话已经是给面子了,可没打算听她带刺的话。谁让她掺和药散的事。
进了宫,到了宴上,开宴之前大家先送寿礼。如瑾意外地发现萧充衣也在,而且还是跟在皇帝身后一起进来,最后入席的,座位更是被安排在了距离主位很近的地方,跟庆贵妃面对面。
按她的位份,连这宴会都不能参加的,更何况是坐在前头。
皇后送的是一个亲手雕刻的团福玉环,玉是上等的好玉,但作为给皇帝的生日礼还是有些轻了。不过,这份礼物胜在心意,亲手用刻刀一笔笔雕成的东西,价值自然不只是玉而已。而且近来宫中提倡节俭,送这个正是节俭之体现。
皇帝连日忙于朝政,身体欠佳,一入座就在椅上垫了软席靠着,见皇后拜寿送礼,捻起锦盒里晶莹剔透的玉团福细看两眼,点头赞道:“不错。”
盒子里还放着玉络子,青碧色的玉,浅松绿色的络子,配在一起很顺眼。不过皇帝却说:“只是这络子稍嫌素淡了,不若上次绫儿打的那个松花色。”
皇后笑容略淡。
其实松绿松花配上碧玉都是可以的,看起来都舒心,只不过松绿的更能与玉浑然一体,皇家气度,自然是简单之中求精致,所以皇后才选了同色。
皇帝却要松花色。
这时萧充衣在旁站起,打开了自己带来的锦盒,里头齐齐整整一套络子,从上到下可以配整全身衣服,怎么戴都成。色彩也鲜亮,是墨色压大红交替的编织,祥云纹为主。
她笑说:“皇上这是什么喜好,依臣妾看,那玉团福配上浅松绿才好,配什么松花色,未免太娇嫩了,是女孩子该戴的,您凑什么热闹。您要是觉得松绿不好,不如用玄青,衬着碧色还沉稳些。”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开口就说皇帝喜好不对,还真是胆子不小。如瑾看看萧充衣。
她还是和以前一样敢说敢做,只是,似乎比前世话更多了些,言语也爽利一些。
对面的庆贵妃已经露了不悦,很少见的帮着皇后说起话来:“你插什么嘴,皇后娘娘拜寿呢,本宫都在旁候着,你倒显摆起自己来。”
如瑾暗叹,这个庆贵妃……真是不知道何为收敛。太子境况不好,她还敢当着皇帝的面给新宠不痛快。
果然皇帝就给了她没脸,放下玉团福朝萧充衣招手:“萧宝林,将你的寿礼也呈上来吧。”
座上多数人变色。
宝林,从六品,比充衣高了三个位份,皇帝一句话就让她连升三级。
这样的恩宠,从皇帝登基以来就从没有过。萧充衣才承宠多久,既无子嗣又无显著功德,甚至跟嫔妃们相处的也不得宜,却得了如此跨越的晋升。
不但庆贵妃羞怒交加低了头,就是皇后也挂不住笑了。
可是萧绫却只是笑笑,跪下谢了封,然后举起锦盒。康保亲自下了御阶将盒子接过去,端端正正放在皇帝面前。皇帝就一件一件的翻动,然后拿起一个和玉团福大小差不多络子比量一下,说:“就这个吧,等你打了玄青的再换。”
萧宝林应了,起身回座,算是送完了寿礼。
因有了这样一个意外,接下来大家再送什么也都算不上稀奇了,皇帝的反应也是平平。太子妃和宋王妃先后拿出自家的绣品寿字,都是几尺长的挂幅,随后张六娘也拿了出来,三幅寿排在一起,全是红底金字,看着十分喜庆。皇帝点头说不错,皇后这才重新露了一丝笑,命人将三幅寿全都立时挂在了殿中。
宋王妃旁边的穆嫣然看看萧宝林,再看看如瑾,笑着说:“以前恍惚听说蓝妹妹女工欠佳,可你们府上这幅寿字绣得真不错,原来都是讹传,妹妹也是灵巧人。”
如瑾对她瞟向萧宝林的眼神十分不快,淡淡道:“都是王妃绣的,我自知女工不行,不敢在万寿节上失礼献丑。”
“噢,那么这算是六娘的寿礼了。妹妹的呢?是不是另有别出心裁的礼物,快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穆嫣然笑嘻嘻歪头,作了娇憨之态。
------题外话------
xiaoxino,珍珠鱼,sq9hos,chillyzhao,basil,wsy0829,琪琪2012,热开水,dyjcyh,audreyqj,xiaying1970,sadi9911,nidbillion,rourou,世界尽头的风景,msuian,wawa929,谢谢大家!
如瑾微愣。
她第一次听见这样的论调。
青天老爷,巡查御史,查抄贪官的皇帝……历来戏文话本都是这么讲的。若有当官的昧着良心搜刮民财,高坐金銮殿上的皇帝除非不知道,若知道,肯定要问罪查办,若是那高官重臣无法无天皇帝却不管,那么皇帝定是昏君——历来,谁不是这么认为的?
可长平王竟说他的父皇,默认默许贪墨之事?即便对皇帝有切齿之恨,可如瑾仍然不得不说,当今是位勤政的天子,也并不糊涂。这样一位皇帝,会对臣下的贪污睁眼闭眼么……
转瞬间,她仔细想了想,的确,是有可能的。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为君御下之道吧。
“那么,既然如此,这次怎么又查了呢?”她问。
“自然是因为数目大了些,造成的后果又恶劣。”长平王凉凉一笑,“六哥办事多认真啊,又是眼里不揉沙子的刚正耿直,发现劣迹立刻一查到底,效率齐高地牵出整整一条线的蚂蚱来,这种事,父皇怎么能不震怒。”
倒也是,许你贪是一回事,贪的多少,挑什么时机贪,你也得把握好了才行,不要打我的脸。何况当今又不是昏聩之辈,到底还是有治国之心的,他发了银子给灾民,中途被人截了,能不恼火么。
“可这事……和太子有什么关系。”如瑾想起长平王刚才说的太子差点丢了储君位,“难道太子也伸手了不成?”
“本王的贤妻真聪明。”长平王夸奖一句。
如瑾皱眉,太子的手未免太长了,储君之重,以后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贪图这些钱财做什么。“他要银子有用吗?”
“养幕僚,养死士,培养心腹大臣,拉拢党徒,哪样不需要银子了?”
原来如此。
如瑾觉得自己对这些事还是太无知了。她熟悉内宅,熟悉深宫,熟悉女人间的争斗,可对外头,的确只了解皮毛而已。
继而想到长平王要争储,是不是也需要许多银子呢?“王爷,那您……”
“放心,我才不傻。银子是要紧,可也得看怎么搞法。”没等她说完长平王就给了答案。
如瑾决定不问下去了,既然他心里有数,追问详细也没用,反正她又帮不上。
她只关心一件,“太子殿下的事,皇上召您入宫干什么?”
“呵呵,这次上本的御史里,有个是我当年一个乳母的侄子。”
“王爷参与了?还是……皇上以为您参与了?”这两样,有本质的不同。
“父皇只是稍微有疑心,叫我去了,听我澄清。”
“他信吗?”如瑾知道皇帝其实是个疑心病相当重的人。
不过长平王却说,“信不信什么要紧,他叫我去,原也不只为了听我自辩。咱勤奋了好些天,累也不是白受的。”
如瑾直到几天之后才慢慢体会出他这话的意思。
这几天里头,太子伸手赈灾银的事在京里闹得沸沸扬扬,先是以淮南道几个御史牵头的奏折为引,而后朝中言官大沸,上书如同雪片一样飞到了皇帝案头,谴责的,义愤的,分析此案原委的,深入揭举涉案官员以往**事的,更有细数太子历年过失的,将其失德之事有的没的全都抖落出来,到了后来,将太子妃和庆贵妃娘家也拉进来一起褒贬指摘。
其势之盛,其力度之强,速度之快,盖过近年来任何一件事,想让人不怀疑背后有人推动也难。
太子那边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就有为太子说话的人站出来驳斥,上书鸣冤,以内阁首辅贝成泰为首。然而如果说参劾太子的上书是大江大河,那么为太子说话的,就只是一盆水而已。两边完全不对等。
这种情况很快从朝堂波及到民间,在皇上和阁臣们还没有将此事做定性定论,案情也并没有水落石出的时候,京中读书人圈子里已经在热议此事,更有上千人集结在一起,到皇宫外围堵上朝的大臣,写血书请愿,请求彻查严办,给水深火热之中的大燕灾民做一个交待。
而文人中也有太子的拥趸,大舆论下,一小撮人在茶楼会馆高谈大言,说这整件事都是一个阴谋,是有人要恶意抹黑中伤储君,不然为什么案情还没有查清,舆论就尘嚣日上,且都对太子不利呢?
矛头直指正在江北坐镇彻查此案的永安王。
这种阴谋论自然起了一点效果,但更多的,是惹来其他读书人更大的义愤填膺。文人聚集的场所因此屡屡发生冲突,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风度也在国家大义面前瓦解,一言不合头破血流的事情每日都有那么几起,弄得京兆府衙门的低等循街吏卒们焦头烂额,非常恼火。
在这样的情势下,朝上的第一要务自然从赈灾变成了查办贪污案。每天的早朝时间越来越长,下了朝,皇帝还时常召相关臣子入内奏对。
而这期间,长平王一直被叫到跟前旁听。
于是如瑾明白了,在太子和永安王两边都有可能不干净的情况下,余下来的唯一一个成年皇子捡了漏,终于进入了皇帝视线。
而长平王连日来摒弃歌舞,一概往日本色,用心苦读的行为,不管是不是做戏成分过多,总算是一种交待,让世人知道,这个年久不争气的皇子总算悬崖勒马了,还有得救。既然有的救,那么让他旁听一下议事,也是该当的。
有个言官不知道是天生不开眼,还是受了什么人的指使,上折子说长平王虽然痛改前非,但毕竟没有积累,该先去跟着鸿儒进学,以后再视情况慢慢入阁旁听。折子递到皇帝手里,皇帝红笔圈出了其中一个少写了一点的字,批道:依你所言,你先去学写字,学成之后再来上折。
于是通政司再不接这人的折子了,要直到皇帝认为此人学成了才接。但皇帝那么忙,朝臣那么多,他怎会有空去关注一个言官的字是不是学好了,也就是说,此人这辈子,恐怕再也没有上书的机会了。对言官来说,这就是完全扼杀了他的前途——而其实,他那个少写了一点的字,不过是草书写惯了,写奏折时无意间微露了一点草体而已,并非错字。
此事一出,朝臣们全然明白了皇帝的态度。于是有天议事时,首辅贝成泰还破天荒的问了问旁听的长平王的意思。
“这份折子所言,七王爷觉得如何?”
他指的是有人参劾永安王镇压灾民暴—动做得不妥,失了从先帝起就开始提倡的仁爱。这自然是给太子开脱的那一派。
长平王说:“本王不宜置喙,不过因势利导是对的,雷霆手段也并非一无是处,六哥这么做想必有他的道理,等他回来阁老当面问清不迟。”
皇帝看看他。
贝成泰又问:“那么这份折子呢?”
是指摘太子的,上头竟然写了“尸位素餐”这种言辞,就差没鼓动废掉储君了。
长平王说:“太子殿下多年来勤勤恳恳,大家都看在眼里,这言辞过激了。这次的事还未水落石出,给殿下定罪未免为时过早,如果事后证明是那些贪官污蔑他,岂不冤枉。”
贝成泰追问:“七王爷也觉得殿下是被冤枉的?”
“本王觉得三哥不是这种人。当然,一切都要看查办的最后结果。”
皇帝打断了二人对话,拿起另一份折子,说起别事。
之后,有次闲谈时长平王偶然说起廷上这段事,如瑾问他为什么要给太子说话,他道:“其实在言官文人们闹起来之前,就是我被传进勤政殿一天的那次,事情早就已经查清了,父皇案头摆着的是吏部刑部大理寺联手查出来的结果。”
如瑾顿悟。
他那次回来说的是——太子险些丢了储君位。
险些,也就是没丢了。
皇帝明知道太子有罪却也没有动他,态度早就表露的清清楚楚。
但是,这些天对太子不利的言论尘嚣日上,皇帝不会改变主意么?如瑾狐疑地看向长平王,看到他气定神闲的样子。
脑子里飞快将整件事想了一遍,突然,她意识到一个问题。
太子这回太被动太弱势了,而相对的,永安王那一方却强硬得令人咂舌,似乎胜败已成定局。可这定局……从来都不是几句人言非议就能定下的啊!
“王爷,六王那边未免操之过急了罢?”她感觉到不对劲,可当她对上长平王那双含着笑的眼睛,这隐约的感觉就转瞬成了确定——这事,本来就不对劲。
零星见过几回永安王,寥寥几面,可她也能肯定,那个气度沉稳的皇子不会做出这么夸张的事。就是要扳倒太子,也该是润物无声的徐徐图之,怎么会抓住一点痛打落水狗呢。
“王爷,是您?”她忍不住问。
一切都是这个家伙在后头推波助澜么?看他平日见下属的风格,倒是很能做出这种背地操控之事。
长平王抬手摸了摸她的脑袋:“真聪明。”
他不知什么时候突然有了这个毛病,时不时在她头上摸一摸,像摸小孩子似的。如瑾偏过头躲开,去镜边照照发髻有没有被弄乱,暗道这人可真是坏心肠,面上装好人,背地里却给太子和永安王两个人下套。
借着永安王的手攻击太子,既打疼了太子,又让皇帝对永安王起了疑心——言流偏向永安王越多,皇帝的猜忌心可就越重呢。
“您可小心着点,夜路走多了遇鬼,永安王和太子不是笨的。一旦被他们察觉……何况您还进内阁旁听去了。”她腹诽着,却还得提醒他。在太子被申斥而失去了入阁参政权力的同时,一直默默无闻的他突然进去,岂非成了众矢之的。
“你这么关心我?”长平王笑眯眯看她,“放心,我心里有数。”
他的有数不知都包括什么,如瑾只知道蓝府外头的护卫又多了一倍,而她身边跟着进出的内侍关亥也开始每日带人在院外值守了。
她明白,一旦长平王渐渐走近众人视线,这些都是必须做到的,最基本的保护。
……
万寿节转眼就到。
因为民间有灾,朝中有案,这次的万寿节皇帝没有大办,只和几个嫔妃及儿女们吃了一顿便饭。
去宫中赴宴之前,如瑾特意跟长平王讨了示下,派人去张六娘那边走了一趟,结果发现张六娘已经把要给皇帝的寿字绣好了。于是如瑾就把暗中让寒芳她们动手完成的寿字放到了箱底,原就是备用,张六娘绣了,她就不去凑热闹。
待坐车进宫的时候,先在二门那边几人见了面。长平王对张六娘视而不见的态度,只有如瑾笑着寒暄了两句。张六娘除了瘦了一些,眼下乌青多了一些,其余倒还如常,并没有被禁足的窘迫、愤恨或者歇斯底里,而且还带了一点淡淡的笑。
“我这些天闲着无事,夜里也睡不安稳,索性就不分昼夜地做绣工了,倒是没误了时候。”
“王妃辛苦。”如瑾客气一句。
“不辛苦。这些日子家里的事都是妹妹在打理吧?这才是辛苦。”张六娘上了车,落了帘子。
这话不好接,如瑾也就没接。一切都是长平王做的,张六娘自己本身也并非无辜,如瑾跟她如常说话已经是给面子了,可没打算听她带刺的话。谁让她掺和药散的事。
进了宫,到了宴上,开宴之前大家先送寿礼。如瑾意外地发现萧充衣也在,而且还是跟在皇帝身后一起进来,最后入席的,座位更是被安排在了距离主位很近的地方,跟庆贵妃面对面。
按她的位份,连这宴会都不能参加的,更何况是坐在前头。
皇后送的是一个亲手雕刻的团福玉环,玉是上等的好玉,但作为给皇帝的生日礼还是有些轻了。不过,这份礼物胜在心意,亲手用刻刀一笔笔雕成的东西,价值自然不只是玉而已。而且近来宫中提倡节俭,送这个正是节俭之体现。
皇帝连日忙于朝政,身体欠佳,一入座就在椅上垫了软席靠着,见皇后拜寿送礼,捻起锦盒里晶莹剔透的玉团福细看两眼,点头赞道:“不错。”
盒子里还放着玉络子,青碧色的玉,浅松绿色的络子,配在一起很顺眼。不过皇帝却说:“只是这络子稍嫌素淡了,不若上次绫儿打的那个松花色。”
皇后笑容略淡。
其实松绿松花配上碧玉都是可以的,看起来都舒心,只不过松绿的更能与玉浑然一体,皇家气度,自然是简单之中求精致,所以皇后才选了同色。
皇帝却要松花色。
这时萧充衣在旁站起,打开了自己带来的锦盒,里头齐齐整整一套络子,从上到下可以配整全身衣服,怎么戴都成。色彩也鲜亮,是墨色压大红交替的编织,祥云纹为主。
她笑说:“皇上这是什么喜好,依臣妾看,那玉团福配上浅松绿才好,配什么松花色,未免太娇嫩了,是女孩子该戴的,您凑什么热闹。您要是觉得松绿不好,不如用玄青,衬着碧色还沉稳些。”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开口就说皇帝喜好不对,还真是胆子不小。如瑾看看萧充衣。
她还是和以前一样敢说敢做,只是,似乎比前世话更多了些,言语也爽利一些。
对面的庆贵妃已经露了不悦,很少见的帮着皇后说起话来:“你插什么嘴,皇后娘娘拜寿呢,本宫都在旁候着,你倒显摆起自己来。”
如瑾暗叹,这个庆贵妃……真是不知道何为收敛。太子境况不好,她还敢当着皇帝的面给新宠不痛快。
果然皇帝就给了她没脸,放下玉团福朝萧充衣招手:“萧宝林,将你的寿礼也呈上来吧。”
座上多数人变色。
宝林,从六品,比充衣高了三个位份,皇帝一句话就让她连升三级。
这样的恩宠,从皇帝登基以来就从没有过。萧充衣才承宠多久,既无子嗣又无显著功德,甚至跟嫔妃们相处的也不得宜,却得了如此跨越的晋升。
不但庆贵妃羞怒交加低了头,就是皇后也挂不住笑了。
可是萧绫却只是笑笑,跪下谢了封,然后举起锦盒。康保亲自下了御阶将盒子接过去,端端正正放在皇帝面前。皇帝就一件一件的翻动,然后拿起一个和玉团福大小差不多络子比量一下,说:“就这个吧,等你打了玄青的再换。”
萧宝林应了,起身回座,算是送完了寿礼。
因有了这样一个意外,接下来大家再送什么也都算不上稀奇了,皇帝的反应也是平平。太子妃和宋王妃先后拿出自家的绣品寿字,都是几尺长的挂幅,随后张六娘也拿了出来,三幅寿排在一起,全是红底金字,看着十分喜庆。皇帝点头说不错,皇后这才重新露了一丝笑,命人将三幅寿全都立时挂在了殿中。
宋王妃旁边的穆嫣然看看萧宝林,再看看如瑾,笑着说:“以前恍惚听说蓝妹妹女工欠佳,可你们府上这幅寿字绣得真不错,原来都是讹传,妹妹也是灵巧人。”
如瑾对她瞟向萧宝林的眼神十分不快,淡淡道:“都是王妃绣的,我自知女工不行,不敢在万寿节上失礼献丑。”
“噢,那么这算是六娘的寿礼了。妹妹的呢?是不是另有别出心裁的礼物,快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穆嫣然笑嘻嘻歪头,作了娇憨之态。
------题外话------
xiaoxino,珍珠鱼,sq9hos,chillyzhao,basil,wsy0829,琪琪2012,热开水,dyjcyh,audreyqj,xiaying1970,sadi9911,nidbillion,rourou,世界尽头的风景,msuian,wawa929,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