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中文网 > 省委大院 > 第二章14

第二章14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杨春风调到西江省当了省委书记,面对人心惶惶的干部队伍,从安抚人心的角度,要选拔几个本地出身的干部进入省委常委班子。论资历,论能力,排来排去,马正红就进入了他的视野。于是,马正红就和范一弓、高天民一起,当选了省委常委。当时他和范一弓都是刚刚五十出头,高天民五十五,年龄相对大些。

    马正红在临海市一呆就是八年多,王一鸣当了省委书记,这才把他和范一弓换了一下位置,马正红到河东市,范一弓到临海市,说是干部交流,是正常的干部调动,其实大家都明白,是王一鸣玩弄的手腕。省委书记,大权独揽,他不可能让你一个省委常委长期呆在一个地方,那样你长期经营下去,就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了。

    走,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对于范一弓来说,是走下坡路;相对的,对于马正红来说,他是走上坡路。因为现在的河东市在全省的地位和影响力,那是非常突出的,临海市根本没有办法比。

    去年,西江省进行了新的区划调整,河东地区和河东市合并,桂江地区和桂江市合并,江城市周边也新划进来几个县,这样,整个西江省就出来三个重点发展的龙头城市。北部是桂江市,中部是河东市,南部是江城市。这就是西江省新的发展战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龙头城市带动整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新组建的河东市,不仅包括原来的四区两县,而且接收了原来河东地区的六个县,这样,河东市管辖的范围就有四区八县,面积达三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七百多万,成了仅次于江城市的大市。

    马正红在这里当市委书记,自然各方面的影响力比在临海市那样的中等城市要大多了。河东市是工业大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工业重镇,工业种类齐全,钢铁、机械、化工、造纸、食品、烟草、纺织等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改革开放初期,号称产业工人六十万。整个河东市市区人口当时也就是一百万出头,家家都有在企业工作的员工。八十年代是河东市最辉煌的年代,国有企业的工人曾经创造了河东市历史上最辉煌纪录。工业总产值曾经进入全国城市二十强,是名符其实的工业名城。那个时候,河东人最引以自豪的是,自己吃的食品,穿的衣服,用的家用电器,什么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都是河东本地制造,河东的工业产品畅销全国。工人工资高,生活好,男的找老婆条件都高了许多。

    九十年代中期之后,政策突变,国有企业出现了倒闭潮,大批工人下岗失业,企业被关停并转,后来国家又出台政策,允许企业破产、改制、拍卖,允许外资和私人企业兼并国有企业。大批工人被强行推向社会,自谋生路。那个时候,电视里经常放这首歌——《从头再来》。歌词是这样写的:

    昨天所有的荣誉

    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

    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

    为了我至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

    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许多工人就是听着这首歌,在心里暗暗地为自己鼓劲,走向了社会,开始了新的创业。有的租了间门店,开始倒卖服装,干小吃店。找不到门路的,年纪大又没有技能的,只能当保安,当清洁工,或者在小饭店里洗菜、刷盘子。有的推三轮车,到工地上拉水泥,拉砖头,反正只要能赚钱,干什么的都有。还有的男男女女受不得苦,好吃懒做,就走上了不法的道路。男的坑蒙拐骗,女的在色情场所从事桑拿、按摩等色情服务。一时间整个河东市有几十万下岗失业工人,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

    那个时候,因为下岗、失业,几十万工人没有固定收入,谁到河东市当市长、市委书记,都是非常头疼的事情。工人是不是堵住了市政府、市委的大门口,到处是游行示威的人群。没办法,只能动用专政机关,警察、防暴队、武警部队,经常被派上用场。谁是领头的,抓起来,关几个月,其他的人就老实了。枪打出头鸟,慢慢地其他的人就都老实了。老百姓吗,还是老实善良的多,当官的耗得起,他们耗不起。他们要吃饭,要生存呐!时间长了,大家也都明白了,自己被这个社会彻底抛弃了,闹也没有用,还是该干嘛干嘛去吧。于是,街面上才逐渐消停起来。

    河东市毕竟有几十年的工业基础,设备还在,产业工人还在,只要有资金,生产正常运行,生产的产品在全国还是有销路的。于是逐渐缓过劲来,国有、私营、外资一起上,随着国家大环境的改善,经济逐渐景气起来,河东市一批大型企业又恢复了元气,取得了更加辉煌的发展。工业总产值又开始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成了西江省工业的一面旗帜。

    在这样的城市当一把手——市委书记,在全省的干部中那是相当有地位的。这也说明了马正红在王一鸣那里行情在看涨。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范志鹏一眼就看到马正红和蔡名扬都站在马路边,于是就提醒李耀说:“老板,马书记和蔡市长都来了,看这个样子,比较隆重,你还是下车吧!”

    李耀说:“好,下车,和他们握握手,寒暄一下。”

    于是,司机小胡在离人群有七八米远的地方把丰田霸道停稳,范志鹏一扭身下车,为后面的李耀拉开车门。李耀缓缓地下来车,就看到马正红和蔡名扬带着一帮官员迎上来。

    马正红老远就说:“李省长,新年好,欢迎啊欢迎。”说着双方握手,寒暄。

    李耀说:“有劳你马老弟亲自远迎,实在是过了,过了。”论年龄,李耀大马正红一两岁,李耀没有当省长以前,两个人都是以兄弟相称。

    马正红说:“应该的,应该的,李省长春节刚过就选择到我们市视察,是对我们市委、市政府工作的肯定,我们万分感激。”

    市长蔡名扬是李耀的铁杆之一,他这个市长还是李耀推荐的。

    蔡名扬原来在江城市市政府做常务副市长,上一次干部大调整,他就走了李耀的门子,说想下去当市长,随便哪个市都行,只要升了正厅级就心满意足了。

    李耀在江城市当市委书记的两三年年时间里,对蔡名扬印象不错。李耀刚来的时候,对江城市的干部不熟悉,迫切需要发展一批马仔。

    蔡名扬一看,巴结李耀比巴结市长范照斌更有价值,李耀是省委副书记,省委常委,范照斌才是正厅级,跟着范照斌肯定没有跟李耀有前途。

    蔡名扬也是江城市土生土长的干部,从市委办公室的秘书起步,做过市委办公室的副主任,城中区区委副书记,团市委书记,城北区区长,区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李耀到江城市当市委书记的时候,他副厅级已经当了六年多了,想升官,就是苦于没有多少机会。为什么?因为上面没有什么大人物为他说话了。

    在从政的二十多年里,蔡名扬也算是一帆风顺了。因为他父亲蔡武是江城市的老干部之一,蔡名扬也属于是标准的官二代。蔡武是南下的解放军战士,解放后担任过江城市江南区政府的工作人员,文革时期做过公社书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做过江南区的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以后升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委副书记。退休之前,做过一届的市政协主席,从级别上来说,也属于正厅级干部了。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父亲蔡武的关照,蔡名扬大学毕业后就被安排到江城市市委办公室做秘书,那个时候蔡武还在江南区当区委书记。安排自己的儿子进市委办公室,对于他来说,并不是特别难办的事情。当然,必要的工作还是要做一做的,要给市委秘书长打个招呼,请人家吃顿饭,送些礼物。那个时候,送钱也是不多的,一般的情况下送些名烟名酒之类的东西,就把事情办成了。

    蔡名扬按部就班地从科员一路升迁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是几个兄弟姐妹中官运最好的,他父亲也特别看重他,希望儿子能够像自己一样,最少做到正厅级。

    但到了副厅级这个级别后,蔡名扬升迁的步伐一下子慢了下来,六年换了两个位子,但是级别不变,还是副厅级。

    蔡名扬一看,就有些心急,时间不等人啊,自己过几年就到五十岁了,如果还不能升迁为正厅级的官员,这一辈子就只能以副厅的级别退休了,怎么办?他思前想后,总结出一条原因:就是自己是寡妇睡觉——上面没有人。

    在一个省里,正厅级的关键岗位就那么几十个,都在省委书记和省长手心里捏着呢。一般情况下,省委书记要掌握个百分之七八十,剩下一部分,大部分由省长说了算。其他的省委常委,就看你和省委书记的关系了。关系好的,可能你推荐的人选省委书记会用一个两个的。关系不好的,你推荐的人人家偏偏不用。所以,要想从副厅升任正厅级,还想到那些关键的岗位上当一把手,比如当市委书记或者市长,没有省委书记或者省长直接给你说话,是万万不可能的。

    李耀刚到江城市当市委书记的时候,蔡名扬就认识到李耀的价值。李耀是以省委副书记的身份兼任江城市委书记,这在江城市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三年后正好赶上省委、省政府的换届,到时候李耀必然是省委书记和省长的候选人之一。这样的人是有很大的投资价值的。这个时候你巴结上了,属于是一本万利。等到时候人家当上省委书记或者省长了,巴结的人就多了,你想巴结都排不上队的。这叫做善于押宝,有先见之明。

    蔡名扬就从那个时候刻意和李耀保持好的关系,在市委常委会上,附和着李耀的发言,有时候不惜牺牲尊严,说一下过分的话,拍马屁的话,让大家听着很肉麻,让李耀听着晕乎乎的,心里很受用。官场上,千穿万穿就是马屁不穿。李耀从心里也对这个善于察言观色的蔡名扬有了好感。

    逢年过节,蔡名扬都会抽时间到李耀家里或者办公室里坐一坐,送上些礼金、购物卡之类的东西,反正这些东西都是别人送给他的,他拿来转送给李耀,乐得做一个顺水人情。钱并不多,三万两万,有那个意思就行了,表示表示情感而已。到外地出差或者出国考察归来,蔡名扬也会带给李耀些稀罕的礼物。什么名贵的补品、工艺品、高档的西服、皮鞋之类的东西。那些东西也不用蔡名扬花钱,都可以开发票报销的。

    这样来往的多了,双方的关系就逐渐密切起来。等李耀当了代省长,在正厅级干部的任用上有了话语权,蔡名扬的投资也开始显现出效果了。

    一天晚上,蔡名扬提前联系好,知道李耀在家里,就提上一个密码箱,里面放了一百万的人民币,让司机开车把他送到了李耀家的楼下。

    当时是晚上八点半,李耀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看蔡名扬提着个密码箱进来了。这几年,蔡名扬是他们家里的常客,李耀家里的人都认识他。

    李耀老婆高金枝连忙站起来迎接,说:“小蔡来了,快请坐。”又对保姆说:“快,为蔡市长倒茶,要最好的茶叶。”

    蔡名扬说:“谢谢高大姐。”

    李耀站起来,和他握了握手说:“走,上楼吧,我们去书房里说话。”

    两个人一前一后上了二楼,到了书房里,里面放了一套沙发,两个人坐在沙发上说话。保姆把茶杯给蔡名扬放好,就关上门出去了。

    蔡名扬单刀直入地说:“老板,我听说省里要调整一批干部了,范市长要升副省级,市长的位子你看我有希望吗?”

    李耀摇了摇头,说:“你一步到位比较难,因为王书记的意思是,从外地调一个市长来接范照斌的位子,估计会是河东市的崔天健来。”

    蔡名扬心里很失望,说:“唉,那么说我又没有什么机会了?”

    李耀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到下面哪个市,你愿意吗?”

    蔡名扬说:“愿意啊!只要能当一把手,做市长,去哪个市都行。”

    李耀说:“这样吧,我和王书记说说,安排你到河东市当市长怎么样?”

    蔡名扬说:“那就太谢谢老板了,只要给我解决了正厅级的位子,我就谢天谢地了。何况是到河东市当市长,我太满意了。多谢老板!我会一辈子记住您的恩情的!”

    李耀说:“当然,事情没有最后定,我只是这样一个提议,要是王书记不同意,我也没办法,到时候把你安排到哪个厅当厅长,你也要做好准备。”

    蔡名扬说:“好的,就是万不得已,当厅长也行。”

    李耀说:“先这样吧,你的事情我知道了。”

    蔡名扬说:“好的,好的,多谢老板了。”说着,把随身携带的密码箱放到沙发上,说:“老板,我听说顺平要买房子了,我这个当叔叔的,总得有所表示吧,这是我准备的一点意思。”

    李顺平前一段给蔡名扬打电话,说他看上一个高档楼盘的一套楼中楼,两百六十个平方的,位置很好,户型也不错,问蔡名扬认识不认识开发那个楼盘的房地产公司的老板。

    蔡名扬说:“认识,是我一个小兄弟开发的。我们是高中同学。”

    李顺平说:“那就麻烦蔡叔叔出面打个招呼,让他们打个折扣。”

    蔡名扬说:“没问题,我给你问一问吧!”

    事后,蔡名扬给那个公司的老板打了一个电话,人家一听是关系户,是省长的儿子要买小区的房子,连忙破例打了一个七折,便宜三十多万。

    蔡名扬走后,李耀打开密码箱,看里面放的都是现金,整整齐齐地码了一排又一排。他数了数,是整整一百万。

    这个钱数如果换了别人,用来买一个市长当,说实话有些少。不过蔡名扬送这些,还说得过去。一来蔡名扬资格到了,当了几年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论资排辈也该轮到了;二来呢,他长期跟李耀关系密切,是李耀的铁杆,这样的小兄弟,今后日子还长着呢。他给你的回报是长期的,不在乎那一时一地。

    有了李耀的鼎力支持,蔡名扬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河东市市长的职位。这一次李耀到河东市视察,蔡名扬自然要当作头等大事来办了。

    李耀和马正红握过手,然后又和蔡名扬握了握手,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小蔡,你和老马搭班子,他没有欺负你吧?”

    蔡名扬说:“报告老板,马书记为人很好,没有欺负我。”

    李耀说:“他要是欺负了你,告诉我,我为你们评评理。”

    马正红知道蔡名扬是李耀的铁杆部下,于是笑着说:“李省长,你看上的人,我敢吗?”

    大家于是一起哈哈笑起来。

    李耀和其他的人也握了握手,寒暄了一下,于是大家分头上车,向河东工程机械公司开去。

    过了十几分钟,车队就进入了河东工程机械公司的大门口。大门两旁站满了身穿蓝色制服的工人和公司领导。大家一看车队过来了,连忙鼓掌欢迎。

    李耀下来,和大家挨个握手,寒暄。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在前面抓拍着新闻镜头。一个漂亮的女青年手捧一束大大的鲜花,献给李耀。

    李耀接过鲜花,说了声:“谢谢你,谢谢大家!”冲欢迎的人群挥手,抱拳。

    大家簇拥着李耀往大门里面走。一边走,公司的领导在两边陪着,向李耀介绍着公司的情况。

    河东工程机械公司是西江省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建厂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在工程机械领域一直占据重要位置,是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发达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河东市考察的时候,多次到过这家企业,是当地的标杆企业之一。

    李耀是第一次来,所以看什么都感到新鲜。他先是来到展览馆,看了企业发展的历史,听了讲解员的介绍。然后在公司领导陪同下,到了产品展览大厅,看了各个时期生产的装载机、挖掘机、铲车等各种设备。在一台超大型装载机面前,李耀停住了脚步,他抬起头看着这个黄色的庞然大物,整个装备足有三层楼高,单单是一个轮胎直径就有两米多,人站在它面前,都感到渺小。

    旁边的公司董事长林兆民解释说:“这是公司的最新产品,是全世界最大的装载机之一,是公司的拳头产品,现在畅销欧美、东南亚。市场反映很好。”

    李耀边摸着轮胎边说:“很好,很好,就是要敢为人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们中国制造要争气,在国际上打出我们的名气,就是要有一大批你们这样的先进企业。”

    李耀提出,能不能爬上去,亲自体验体验这台装载机的驾驶室空间。

    林兆民说:“可以,可以,我陪您一起上去。”

    林兆民是老技术员出身,各种情况熟悉得很。他陪着李耀坐进了宽敞的驾驶室,解释着各种仪表的功能,并发动机器,做了各种展示。电视台的记者抓住机遇,拍了很多精彩的镜头。当天晚上,许多老百姓通过电视都看到了李耀坐在装载机里面的镜头。